研究表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常常出现睡眠障碍,国内研究显示ADHD儿童的睡眠上床时间晚、睡眠开始时间长、睡眠容易唤醒、醒后不易入睡,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
ADHD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行为障碍,学龄儿童患病率为2%~10%。
ADHD通常于6岁前起病,70%患儿症状可持续到青春期,1/3可延续至成年。正由于ADHD儿童睡眠结构的紊乱,以致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及睡眠后生理功能的恢复,从而出现白天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尽管这一理论尚未得到公认,ADHD的睡眠障碍的现象和可能的病理生理影响不容忽视。
儿童ADHD相关失眠的定义
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儿,在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涣散、活动过度和冲动任性的核心症状基础上又出现至少持续一个月以上的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为特征并影响睡眠质量的一组临床共患症状。
儿童ADHD相关失眠的临床表现
儿童ADHD相关失眠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既有ADHD的临床特点,又出现失眠症的临床表现。
1、不同年龄ADHD特点有所不同
学龄前期儿童:过分的喧闹和捣乱,不好管理,惹人厌烦;明显的攻击行为,经常惹祸;无法接受幼儿园教育。
学龄期儿童:不安静好动;注意力难于集中;好发脾气行为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伙伴关系不良;学习成绩不佳;对抗、不服从。
青少年:自己感到注意力集中困难;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厌学;做事不考虑后果,经常跟父母顶嘴、与老师争执,与同学缺乏合作精神,对一些不愉快的刺激做出过分反应等。
2、不同年龄儿童睡眠障碍的特点有所不同:婴儿期以睡眠不安、夜醒、夜惊为主;儿童期则以睡眠不实、鼾症、张口呼吸、肢体抽动、夜间磨牙、梦呓、睡眠姿势异常等多见;青春期可出现入睡困难、睡眠姿势异常外,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为特点。
但是,无论哪个年龄阶段入睡困难及失眠的症状均较为突出,而且常常是诊疗的关键指标。
ADHD患儿失眠症状主要表现有:入睡困难、拒绝按时上床睡觉、夜眠不实、白天精力不够、乏力。特别是,症状持续超过一个月,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要高度重视。
治疗策略
认真分析睡眠障碍的原因: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个体差异个性化治疗是关键的。首先重要的是特殊干预策略的选择,包括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必须有诊断的依据。
例如,睡眠开始延迟可能与环境不良性(limit-setting)睡眠障碍,不安腿综合征,延迟睡眠期综合征(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 )有关,这些都需不同的行为和药物治疗策略。
儿童ADHD相关失眠的处理
ADHD相关失眠严重干扰了患儿及其父母的学习和工作,打乱了家庭正常生活节奏,导致症状和相关情绪问题的加重,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同时,睡眠障碍还可与ADHD症状相互促进。因此,ADHD共患睡眠障碍严重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应引起充分关注。临床实践中,应在ADHD治疗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以下必要的治疗策略。
1、寻找导致睡眠障碍的原因,采用相应对策尽量避免可能引发患儿睡眠障碍的因素,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使其心情愉快地入睡。若明确为药物引起,则应按照前述专家共识予以调整;若由家庭环境不良引起,则应努力取得父母或监护人的配合,积极改善。
2、进行必要的行为干预
具体包括严格限定入睡及早起时间,减少入睡前的环境刺激(如限制看电视、玩视频游戏等),鼓励日常体育锻炼,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等。
3、进行有效的心理调适
对学业表现差、在学校受欺负、被孤立及有焦虑情绪的患儿,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尽量取得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使患儿消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患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必要的药物治疗
1)铁制剂:多巴胺通路异常是导致部分ADHD患儿共患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铁是多巴胺产生过程中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的辅助因子。有研究表明,对血清铁水平低的ADHD共患睡眠障碍患儿,铁的适当供应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2)对于夜间觉醒过度或因焦虑失眠的患儿,可试用α-受体激动剂。但不建议使用抗组胺药、镇静剂及抗抑郁药,因可能会导致白天的多动、冲动与注意缺陷症状加重。
3)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密切观察ADHD症状变化,及患儿生活质量改善状况,并予以适当调整。